gbpe.cn
有效鐵是衡量土壤質(zhì)量的重要指標之一,它可以為生長在土壤中的植物提供鐵元素,讓植物生長的更旺盛。鐵元素還是植物很多酶的重要組成部分,比如葉綠素的合成,就需要鐵元素的參與。如果沒有了鐵,植物的葉綠素含量就會下降。如果葉綠素含量降低,植物葉子就開始變黃,逐漸枯萎了。鐵有固定的、支撐的作用,還能抵抗多種病蟲害。檢測土壤中的有效鐵含量,主要的方法就是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。
1.比色法
確切的說,是鄰菲羅啉比色法。這里用到的顯色試劑,就是鄰菲羅啉溶液。鄰菲羅啉在微酸性的條件下和土壤中的二價鐵發(fā)生反應,生成了深紅色的螯合物。這個顏色的深淺,跟溶液中鐵的含量是成一定正比關(guān)系的。通過對顏色進行測定吸光度值,先有標準曲線,再測樣品,最后計算出樣品中的有效鐵的含量。
2.原子吸收法
用乙炔-空氣火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土壤中的有效鐵含量,這是一種高靈敏度檢測方法。在檢測的過程中,沒有任何的干擾。同時,還可以測出其他的金屬元素,比如銅、鋅等。在檢測的過程中,需要注意的要點就是要知道檢測波長,有效鐵的檢測波長越準確,測定的結(jié)果越清晰,數(shù)據(jù)就越準確。
對土壤樣品是要先進行處理的,通過浸提的方法可以獲得有效鐵的溶液,將濾液進樣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上測定。對樣品要知道具體的含量,是需要有標準曲線作為參考的。使用標準鐵溶液,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吸收值。根據(jù)濃度和吸收值之間的對應關(guān)系,可以繪制出標準曲線。最后,根據(jù)對樣品的檢測吸光度值,計算出有效鐵的含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