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pe.cn
植物體內(nèi)的可溶性糖,主要是指溶于水和乙醇的單糖和寡聚糖。這類糖主要有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,羥基醛或酮類水解后生成多羥基醛或酮的一類化合物??扇苄蕴鞘侵参镄玛惔x的基礎(chǔ),是生長代謝所需要的重要能量來源,也為植物生長提供能量和中間產(chǎn)物,促進植物種子萌發(fā)和早起幼苗發(fā)育??扇苄蕴亲鳛樾》肿佑袡C物,參與植物細胞內(nèi)滲透壓的調(diào)節(jié),在植物葉片形成、果實成熟、衰老等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。
檢測植物可溶性糖的方法,常見的有苯酚法、蒽酮法、斐林試劑法等。
1.苯酚法測定
原理:植物組織中的可溶性糖在濃硫酸的作用下,脫水生成糠醛或羥甲基醛,并和苯酚縮合成一種橙紅色的化合物。這種化合物的顏色的均勻的,穩(wěn)定的,而顏色的深淺在一定范圍內(nèi)和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的。在分光光度計485nm波長下可以獲得最大吸收峰,通過比色的方法可以快速檢測可溶性糖含量。
比色法檢測,一定要進行的步驟是樣品處理、標準曲線制作、測定并計算結(jié)果。推薦的方法,將新鮮的植物葉片,清洗干凈,剪碎混勻,精準稱量,并在沸水中提取30min,根據(jù)標準的操作步驟完成就可以了,這里就不一一的描述。標準曲線的制作,離不可標準品。對標準品的測定是要認真的,它是定基準線的作用。依次加入苯酚、濃硫酸,搖勻,在恒溫的環(huán)境中放置30min,顯色,然后以空白作為對照。在分光光度計485nm波長下測定各個試管的吸光度值,以糖含量為橫坐標,以吸光度值為縱坐標,繪制標準曲線。對樣品同樣的方法進行測定,可以重復(fù)2-3次,求取平均值,根據(jù)標準曲線計算出樣品中的可溶性糖含量。
2.蒽酮法測定
此方法的原理是糖類遇濃硫酸脫水生成糖醛或其衍生物,反應(yīng)如下:糠醛或羥甲基糠醛進一步與蒽酮試劑縮合產(chǎn)生藍綠色物質(zhì),其在可見光區(qū)620 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,且其光吸收值在一定范圍內(nèi)與糖的含量成正比關(guān)系。此法可用于單糖、寡糖和多糖的含量測定。
3.斐林試劑測定
植物組織中的可溶性糖可分為還原糖(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)和非還原糖(主要是蔗糖)兩類。還原糖具有醛基和酮基,在堿性溶液中煮沸,能把斐林試劑中的Cu2+還原成Cu+,使藍色的斐林試劑脫色,脫色的程度與溶液中含糖量成正比,在590 nm波長下比色測定吸光度,根據(jù)標準曲線,即可計算出所測樣品中還原糖的含量。